“二十年风雨路 玉米期货向上而生”系列报道之一
2024-11-29 水性聚氨酯防水涂料
产品介绍
-
自2004年恢复上市以来,玉米期货已稳健走过二十载春秋,不仅见证了行业变迁,更推动了玉米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二十年间,玉米期货价格发现、风险管理等功能日益凸显,成为帮企业规避市场风险、实现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工具。即日起,本报推出“二十年风雨路 玉米期货向上而生”系列报道,回顾玉米期货上市以来的发展历史,敬请关注。
进入新世纪,面对市场化浪潮,2004年国务院宣布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取消价格保护政策,玉米开始走向市场化,价格波动幅度加大。
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清理整顿,期货市场的法律和法规体系逐步健全,监督管理机制逐渐完备,东北三省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多次联合上报国务院,希望恢复玉米期货上市交易,为玉米产业链上下游主体提供规避风险的工具。2004年9月22日,玉米期货在大商所恢复上市,开始了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旅程。
在上海源耀集团研投中心总监吴灵敏看来,历经1993年首次上市和1998年清理整顿退市后于2004年恢复上市的玉米期货,一直带有市场和制度之间相互适配的基因。“中国加入WTO后,国际市场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日益显现,到了2004年,国务院公布新一轮粮改方案,此时期货市场已步入规范化发展之路。恢复上市玉米期货,为产业定价和避险提供支持,也就水到渠成了。”
玉米期货恢复上市以来的20年,也是我国玉米产业向阳生长的20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年间,我国玉米培养种植面积从2545万公顷增长至4421万公顷,产量从13029万吨增长至28884万吨,分别提升了74%和122%。随着“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实施,近几年在种植培养面积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玉米单产显著提升,从而推动整体产量于去年创下了约2.89亿吨的新高。
在增产的过程中,玉米的定位逐渐发生了变化,下游需求从最早的口粮转向饲用和深加工用途。国投期货大连分公司王馨告诉期货日报记者,玉米与豆粕同为重要饲料原料,随着国内畜牧业、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工业领域对玉米的需求量逐渐上升。全国玉米产量约七成用于满足饲料需求,约三成投入深加工。深加工中,酒精占比30%,淀粉占比70%。玉米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玉米出口量和进口量的此消彼长,2021年以来,我国玉米进口量一直维持千万吨以上的规模。
从最初的小商小贩、小农户小作坊,到后来的大型合作社、大规模的公司,20年来玉米产业茁壮成长,不仅服务人民吃得饱、吃得好,也为其他产业高质量发展“投喂口粮”。而产业的发展呼唤公允的价格和对风险的有效管控,为玉米期货的发展壮大打下了地基。多年来,玉米期货市场与现货产业携手成长,在保持平稳运行的基础上实现了规模的壮大,日均成交量和持仓量分别从上市初期的8.57万手和11.12万手增长到2024年上半年的58.34万手和138.8万手,分别增长了5.81倍和11.48倍。
当然,玉米期货20年的成长历程也与产业政策的变化相伴,“临储”二字,成了谈论玉米期货时绕不开的字眼。
多位业内人士和记者说,从2004年国家退出保护价收购政策到2008年实施临储政策之前,玉米市场化程度持续提升,期货成交持仓规模也相应增长。但在执行临储政策的2008年至2015年,国家每年稳步提高收储价,这一价格成了现货市场的“定价之锚”,玉米期现货价格波动幅度随之下降。直到2016年之后,随着临储政策的取消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玉米临储库存逐渐消化,定价回归市场,产业链相关主体风险管理需求激增,玉米期货的市场规模迅速增加。据统计,2016年玉米期货日均成交和持仓分别为50万手、113万手,分别是临储政策实施期间的5.6倍、4.3倍。
谈及最近几年玉米行情特点,光大期货农产品研究总监王娜表示,复杂性和影响因素都在增加。例如,最近3~5年,中国扩大进口,小麦、稻谷等替代品的供应增加,造成以往上市期低、消费期高的玉米价格季节性规律被打乱,取而代之的是上市期价格高、销售期价格低的情形更常出现,贸易商囤粮难以赚取差价,传统贸易模式失效。“在此背景下,玉米贸易模式出现了分化,中小贸易商更多选择随收随卖的短期模式,而一些大型贸易企业则早早将目光投向了期货,他们善于利用基差贸易、期货套保的模式来获取稳定而持续的利润,因而敢于长期囤货,也可以更加好更快地成长起来。”王娜说。
价格愈发变幻莫测,让慢慢的变多的市场参与主体意识到过往的“硬扛”“经验导向”等做法并不符合长远的发展要求,玉米期货被更多从业者接受。吴灵敏认为,期货工具对产业链企业的最大意义就是对冲风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锁定采购成本或出售的收益,熨平价格和利润波动,有助于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因此才有更多的企业接触和使用玉米期货工具。
玉米期货能够历经20年仍然充满青春气息活跃在期货市场,为服务产业持续发光发热,离不开交易所的悉心维护和优化。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年间大商所共对玉米期货交割品质衡量准则进行了四次调整。早在2006年,为了适应现货贸易真实的情况,大商所就在玉米期货交割品质衡量准则中增加了水分替代品并调减了容重和生霉粒替代品的贴水,从而扩大了可供交割量,后来又于2009年根据新旧检测的新方法容重结果的换算关系,对容重标准作出相应调整,使其与国标相衔接。此后,随着现货市场中玉米品质的提升,大商所先后于2014年和2023年两次提升容重指标,以更好贴近现货玉米的质量发展的新趋势,体现优质优价。
而为了解决临储政策取消后玉米库容紧张、交割区域覆盖面不足的问题,大商所创新提出集团交割的解决方案,于2016年将交割区域由辽宁沿海港口地区扩展至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四省份,在2017年正式推出集团交割业务并开始设立集团库及分库,便利了企业在东北接力国储进行玉米收购和贸易的过程中执行套保和交割,同时也有效缓解了农民卖粮难问题。
除了修炼玉米期货“内功”,为了更好地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商所还围绕玉米期货形成了多系列避险链条、多元化避险工具体系。比如,玉米期货与2000年上市的豆粕、2013年上市的鸡蛋、2021年上市的生猪期货形成完整的饲料养殖避险链条;与2014年上市的玉米淀粉形成深加工避险链条;与2017年上市的玉米期权、2019年以来在场外平台陆续推出的基差交易和标准仓单交易等业务形成了全工具供给的风险管理体系,为玉米产业客户提供了多元化、精细化的定价和风控选择。
精心呵护之下,玉米期货市场实现了运行质量的提升。2023年玉米期现相关性达到0.99,套保效率0.94,为企业定价和套保提供了趁手的工具。其间,大商所不断深化产业培育工作,通过“产融基地”“企风计划”等项目,发动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期货公司等多方力量对广大产业链企业组织针对性辅导与支持。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产业客户持仓占比已达到47%的水平,目前100%的玉米大型贸易企业、85%的全国20强饲料养殖企业、70%的全国20强深加工企业利用玉米期货规避现货经营中的价格波动风险,围绕玉米期货形成的避险链条已成为中国期货市场功能发挥较为充分的品种系列之一。
“过去20年,玉米产业对期货工具的认知从陌生到熟悉,从仅关注简单的套期保值到全面认识期货工具的多样性,从被动跟随市场趋势到主动将期货工具纳入企业的经营管理,可谓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国粮食商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杨虹称,玉米产业参与主体不断增多,产业覆盖范围逐步扩大,玉米期货交易规模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市场流动性增强。企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简单套期保值,而是依据自己情况灵活运用基差交易、含权贸易等多种策略,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如今出镜率颇高的“保险+期货”,最早就是在玉米品种上尝试推出的。2015年8月,在大商所推动下,人保财险与新湖期货达成业务合作协议,为辽宁义县两家合作社的1000吨玉米提供了价格保险,翻开了期货业与保险业合作精准服务“三农”的新篇章。9年来,仅在玉米品种上,大商所就支持开展了195个玉米“保险+期货”项目,覆盖18个省份,涉及现货1125万吨,惠及农户11.4万人,实现理赔5.98亿元,以中国特色的期货“支农支小”践行普惠金融,加强完善了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为强农惠农富农作出了积极贡献。
大商所相关负责人和记者说,下一步,大商所将坚持“一品一策”,做好玉米品种维护工作,密切跟踪玉米现货市场变化,适时优化合约规则制度,完善交割库结构和布局,同时继续以“农保计划”“企风企划”等品牌为抓手,不断的提高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培育和服务水平,为服务玉米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助力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强国建设贡献期货力量。(期货日报 张梦)
深圳湾海关在一跨境客运车辆发动机舱底部发现加装暗格,查获夹藏旧手机232台
近日,一辆跨境客运车辆从深圳湾口岸进境,经过海关通道时未向海关申报。深圳湾海关关员通过机检查验发现异常,立即开展人工查验。经进一步查验,海关关员在该车辆发动机舱底部发现加装的暗格,从中查获夹藏的旧手机若干。经清点,共计232台。
11月23日,谭咏麟在广东惠州举办的经典传奇巡回演唱会因其身体原因延期。当天11时,主办方广州华星演艺有限公司发布延期公告及补偿方式,称本次演唱会取消,并延期至2025年4月,并说明保留订单、退票、补偿方案等事项。谭咏麟在回应视频中称,演唱会可能延迟至明年4月19日。
近期,安徽池州警方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涉嫌贩卖“笑气”线索。通过进一步调查,警方发现辖区人员陈某伙同他人从外地购买“笑气”在当地贩卖,从中获取非法收益,涉及区域广,社会危害较大,于是立即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全力侦破此案。
中央气象台11月25日06时发布暴雪黄色预警:预计11月25日08时至11月26日08时,内蒙古东部、黑龙江中西部、吉林西部、辽宁西部和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其中,辽宁东北部部分地区有大暴雪(20~25毫米)。上述部分地区新增积雪深度5~10厘米,局地可达12厘米以上。
大皖新闻讯 11月25日,强冷空气携风带雨而至,安徽自北向南开启入冬模式。当天中午,气象部门预报,未来几天安徽最冷气温0℃左右,最高气温10℃左右。25日午后时分,合肥小雨淅沥、体感湿冷。25日中午时分,安徽省气象台发布寒潮警报和全省天气预报:目前强冷空气正在自北向南影响安徽。
下半年首场寒潮将至,广东降温明显中央气象台24日6时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寒潮影响。广东天气预计,一股中等偏强冷空气将于25日傍晚影响粤北、半夜到达广州,26日早晨到达南部沿海,广东气温下降4~7℃,过程最冷气温出现在29日早晨。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编辑是否提起廖凡大家还记得自己是通过哪部剧认识他的吗?是《白日焰火》中的“失败警察”张自力,还是《邪不压正》中的反派朱潜龙,亦或是最近正在热播的影视剧《宿敌》。
这虾,我们还能安心享用吗?其实说到虾,市面上我们见到的,大多都是养殖的,市场占比超过80%。2023年我国农业部曾统计,当年水产品总产量7100万吨,而养殖类占到5812万吨,类别涵盖鱼虾蟹、贝壳、藻等各种水产品,占比达到82%。